电话: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

白岩松:《道德经》改变了我的人生

来源:新疆劳务网 时间:2018-07-22 作者:新疆劳务网 浏览量:
白岩松:《道德经》改变了我的人生

不止一个人问我,你最近在研究《道德经》?哪儿敢研究啊,只是遇到对你起了很大作用的好东西,总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分享。

刚开始看《道德经》的时候觉得很简单,看得越多,越觉得不简单。

我们现在有很多误解,觉得自由、民主、平等这些词语都是从西方引进来的。不!在老庄的哲学中,就体现自由、民主、平等。

但是关于平等的真正学说最初见于《道德经》,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”。不仅人与人,还有人与动物,一视同仁,还有哪一种平等高于这种平等呢?这已经把平等写到了极致。

我喜欢《道德经》,喜欢老庄的哲学,我认为,中国文化典籍在哲学领域的,没有任何一部可以取代《道德经》的位置。

孔子像一个世事练达的中年人,一切得体;老子却像一个童心未泯的理想主义者,总是被误解。

大家可能想不到,《道德经》是全世界除了《圣经》之外,被翻译版本最多的一部典籍。在中国,《论语》被昭告天下,而《道德经》总被边缘化,其实前者的问世晚于后者。

相传孔子曾求教老子,对老子的思想很佩服,回来对他的学生说:“吾今日见老子,其犹龙邪!”认为老子像一条龙,深不可测。

有学者这样阐释:“同样的一个道理,《论语》是从正面解读的,《老子》是从背面评判的,因此它会给人非主流的感受。”

有人将《道德经》中的“无为而治”解释成消极的不作为。但如果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,它是一门非常积极的哲学,只不过将“无为”和“道法自然”当作方法论。

有人说“半部论语治天下”,在我看来,四分之一部《道德经》就可以治天下。

大家最熟悉的是第一章第一句:“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”按正宗的解释,就是“能说得很明白的‘道’就不是‘大道’”。

但换个角度,那时没有句读,所以可以有另外一种句读方式:“道可,道非,常道;名可,名非,常名。”

也许或当然是错的,可让人觉得有趣。这就可以有一个全新的解读:“对于同一件事,有人说对(道可),有人说不对(道非),这是常理(常道)……”

尽管不一定正确,像是充满辩证法的文字游戏,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句读方式也很符合原著的本意。

第四十五章,有四个字值得一提,“大成若缺”。这跟我多年前发明的一句话—缺陷是完美的重要组成部分—是异曲同工的。

《士兵突击》里有一句话说得蛮好,“生活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。”

会有一天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,达到完美的境界吗?没有。

人生就是遵循着一条曲折、循环、不断向前的路径。现今的社会,人们格外需要学会在不完美的过程中,让内心得到舒缓和解压,回归到正常的日子当中。

白岩松:《道德经》改变了我的人生

《道德经》共81章,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。“道”指的是规律和本源,“德”指的是如何去实现。

什么是“道”?老子认为有三种东西最接近于道。水、女性和婴儿。

我们经常能见到“上善若水”四个字,但是我们是只知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。上善为什么若水?水善利万物但是从不去争,它经常停留在人们都不愿意去的地方,所以它已经接近于道了。

老子曰:“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”我们总说中国要创新、创造,你看中国人有创新的时间吗?只要一有空,立马掏出手机来填补时间。有一句话说的真好:“手机拿走了人们的无聊,也拿走了伴随无聊的那些伟大的东西。”

而我所有的想法和创意,都是在发呆和看书时想到的,在我忙的那段日子里,从来不会有创造力,只是把眼前的事忙完。中国人太爱做有用的事了,把发呆、喝茶等当作无用的事,所以现在很难诞生伟大的创造力。

老子说:“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天地尚不能久,而况于人乎?”不管多大的风,也刮不了一天,不管多狂的雨,也下不了一天,连天地都不能使长久,又何况人呢?人生中遇到挫折的时候,别绝望,终会过去的。

老子说:“以正治国,以奇用兵。”治理国家一定要正派,带兵打仗一定要出奇。历朝历代有很多皇帝,大多烟消云散,但凡留下的,都是以正直为主的。因此我用八个字教导我的学生:“做人要正,做事要奇。”

老子曰:“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是以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”天下所有的难事,一定要从简单的开始做起,天下所有的大事,一定要从细节开始做起。

人们常说,“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”,但我一直想不明白的是:老子当初,上哪儿去读万卷书又似乎没有走过万里路。那么,老子们的思想是从何而来?

很多前人的智慧到今天依然无法被超越。当初的老子只面对自己面对世界,然后洞悉一切。

如今我们脑海中的东西已经太多,到处是万卷书,随时行万里路,而思想的功能已经退化,总觉得自己是别人的“老子”,可打开《道德经》等先人的著作,却发现,其实自己更像是“孙子”。

老子写《道德经》的时候可能是被逼的,过海关要出去溜达,被海关负责人扣住了,海关负责人(一看),哟,老子,打此过留个纪念吧,给我写篇东西留下,要不不放你走。老子写下五千字《道德经》走了,要不老子还不说呢,还不写呢。

老子恐怕是一个特具有微博精神和微信精神的人,五千字,81条,把《道德经》就弄成了全世界翻译各个语种发行量仅次于《圣经》的一本书。历朝历代多少人靠这五千字活着。

后来我发现50万字的书五六个字能说清楚,但是这五千字的东西越绕越绕不明白,我越往里看,越觉得总能看出新意。

我觉得在《道德经》里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是它一切都是反着看。反着看是《道德经》重要的哲学方法。

当我遇到烦心事的时候,我就会问这是不是最烦的,我知道这事儿正在往好的方向去发展,我越是糟糕的时刻越内心平静,越是当别人认为我很好的时候,我越是有不安定感,因为,好的事物会向另一个方向去转化。

毛泽东说,《道德经》是一部兵书。鲁迅说,不读《老子》就不知中国文化,不知宇宙真谛。我从《道德经》中可以读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。如果可以,我愿当《道德经》的志愿者。

分享到:
客服服务热线
工作日 10:00-19:00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C 2009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疆劳务网 新ICP备16003221号

地址:新疆省乌鲁木齐经济开发区上海路浦东街3号创新空间211-2 EMAIL:969810472@qq.com

Powered by HSWY.

用微信扫一扫